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积极落实金融科技支撑,引导辖区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产品,特别是在支持农牧业发展方面,推动数字化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打开手机,就能参与村务投票、查询农副产品价格,还能办理贷款和转账业务,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真方便。”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前巴达尔胡镇德门嘎查,村民老张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地农牧民对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的由衷认可。
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积极落实金融科技支撑,引导辖区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产品,特别是在支持农牧业发展方面,推动数字化金融服务向乡村延伸,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织密线上线下服务网 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针对农村牧区金融服务覆盖率低、业务流程烦琐等问题,兴安盟各银行机构主动作为,通过搭建线上服务矩阵、完善线下服务网络,切实提升服务可得性,让农牧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工行兴安盟分行积极推广“兴农通”客户端,其中,整合了村务管理、农产品信息、金融业务办理等多项功能,增强了乡村振兴各参与方的信息透明度,也让金融机构服务能与更多领域融合。截至2025年8月末,客户端新增用户22945户,覆盖6个乡村,服务个人客户约6000户。同时,该行配备流动银行车和便携式智能终端,年均现场办理业务超1000笔次,有效弥补了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邮储银行(601658)兴安盟分行则构建起全线上信贷体系,“极速贷”将审批时间压缩至10分钟以内,审批效率提升超90%;该行“扫街神器”功能已累计为1000余户涉农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支持。内蒙古农商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打造了“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网络,125个营业网点实现全盟乡镇苏木100%覆盖。2025年1月至8月,通过线上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03.89亿元,惠及农牧民4万余户。
科技赋能信贷创新 精准滴灌乡村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引导金融机构结合本地粮食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创新信贷产品,实现资金精准投放。
农行安盟分行推出多款线上信贷产品,包括“粮食收储贷”累计投放6055万元,“粮农e贷”累计投放9564万元,惠及820户种粮农户;“智慧畜牧贷”累计投放1019万元,“惠农e贷”累计投放达162.46亿元,服务农牧民6万余户。建行兴安盟分行联合保险公司推出“裕农快贷——蒙担贷”,截至2025年8月末,该产品累计授信9.09亿元,惠及农户3960户。
基于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中行乌兰浩特分行通过搭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平台,累计投放贷款超过3000万元,支持了4个重点项目建设,并通过全流程线上监管和授信支持渠道,有效解决了农业主体春耕备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监管平台让银行能精准掌握我们的经营需求,不仅贷款利率更优惠,还款方式也更加灵活,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兴安盟浩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现在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农田建设和生产发展中,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了。”
风控与场景双提升 服务质效再升级
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指导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优化风控体系、拓展服务场景,推动金融服务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升级。
在风控方面,邮储银行兴安盟分行创新加载远程视频贷后检查功能,检查效率提升超50%;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土地确权与作物监测,贷前调查准确率提升超30%,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
在服务场景拓展方面,各银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与乡村生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工行兴安盟分行在多所学校上线“慧餐通”系统,惠及师生超1万名;农行兴安盟分行的“兴农商城”平台累计交易额达916万元,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内蒙古银行联合美团推出“美食惠享计划”,累计核销订单1890笔,激活乡村消费活力。
截至2025年8月末,兴安盟辖区涉农线上贷款产品累计投放突破200亿元,服务农牧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0万户,这一成就得益于金融机构对农业领域的大力支持以及“金融副村长”服务模式的普及推广。从流动银行车走村入户,到卫星遥感技术精准监测,从线上申贷“秒批秒放”到刷脸支付便民利民互联网炒股配资,金融科技让兴安盟的乡村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效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华证券策略_免息配资炒股_提供无手续费杠杆服务观点